首页 问答 单机游戏什么时代
大家都在玩

单机游戏什么时代

共6个回答

  • memory memory

    单机游戏什么时代\" 是一个疑问句,意思是什么时候是单机游戏的时代。以下是详细的回答:

    单机游戏指的是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独自游玩的游戏,不需要联网或与其他玩家互动。单机游戏的时代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和电子游戏的起源。最早的电子游戏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计算机上开发的,这些游戏主要是以文字和简单的图形进行展示。

    真正的单机游戏时代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这个时期,家庭和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计算机游戏也变得更加流行。这个时代的单机游戏包括各种类型的游戏,比如冒险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射击游戏等。这些游戏主要通过光盘或软盘等外部介质进行安装和游玩。

    19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单机游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美。3D图形和实时物理效果开始应用于游戏中,游戏的画面和玩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知名的单机游戏如《魔兽争霸3》、《星际争霸》、《俄罗斯方块》、《古墓丽影》等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联机游戏逐渐崭露头角。联机游戏允许玩家通过网络与其他玩家互动,享受更多的社交和竞争乐趣。从2000年代中后期开始,联机游戏逐渐占据了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单机游戏的时代逐渐过去了。

    单机游戏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有很多玩家喜欢独自游玩单机游戏,或是因为网络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联机游戏。一些单机游戏也通过更新和增加DLC(下载内容)等方式延长了游戏的寿命。

    单机游戏的时代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联机游戏的普及,单机游戏的地位逐步被取代。单机游戏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市场,吸引着一部分玩家。

  • 伊筱影 伊筱影

    先来谈谈魔兽世界吧,魔兽世界曾经创下史上24小时销售速度最快的PC游戏的吉尼斯纪录。那句曾红遍全网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证明了魔兽世界当时有多么火。恢弘的世界观,与众不同的副本系统,精致的人物,逼真的特效等因素都吸引着玩家,哪怕是后来的网游,我们也能看到魔兽的影子,就算说它是网络游戏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游戏之一也不夸张。再看看暗黑破坏神,暗黑系列是暴雪在网络游戏上的另一个巅峰。暗黑系列作为一款动作RPG游戏,与同时代的RPG游戏不同,它打破以往陈旧的玩法,设计了许多随机的玩法,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正因为如此独特的玩法,暗黑系列在许多玩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1、暗黑破坏神系列暗黑系列最经典的当属暗黑2,现在重制版已经发售,不过口碑也不算太好,暗黑2我最喜欢的是符文之语系统,这样每掉落一件装备都可能是有用的,不像暗黑3里面,蓝装直接可以无视,我相信这也是暗黑2游戏性高于暗黑3的地方,暗黑3某些方便也有一定优势,技能可以随意搭配,不需要再洗掉,不过如果洗点需要钱,这样会给掉落的钱更有意义,更有期待!

    2、星际争霸系列星际争霸2000左右最火的对战游戏,在魔兽争霸3出来之前,它就是网吧的老大,在那个近代它的玩法和画面都是超领先的水准,可以说是RTS竞技的里程碑作品!

    3、魔兽争霸系列魔兽争霸系列在国内被玩家所熟知的是第三代,受益于网吧和个人电脑的普及,魔兽争霸3里面的魔兽地图几乎从2003年一直火到了2013年整整十年,一直到智能手机和手游的普及才打破这一局面,魔兽地图创作者层出不穷,现在的moba类游戏的发源地就是魔兽地图!

  • 原来是鱼丸酱ღ 原来是鱼丸酱ღ

    为什么曾经风靡了童年时代的单机游戏,很少出现了?

    曾经风靡一时的“单机游戏”!1.超级马里奥 这一款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得小时候的游戏卡。第一条就是超级马里奥,有的地方也叫顶蘑菇。单人双人,每天都要玩一会。2.经典坦克大战 这个游戏也是单人双人都可以玩的,会出来敌军坦克,自己要守住家里面的鹰旗,如果被敌军坦克打了就会输。3.魂斗罗 这个大家很多人都知道的,也是单人双人都可以玩的,开局手持一把枪,可以吃道具改变子弹。可以在台阶上、水里行走,遇敌就要消灭。4.贪吃蛇 这是小时候拿老人机玩的游戏,小编曾经因为玩这个把手机按键按坏。也因此觉得这是我的童年游戏。很多人都很怀念吧。

    5.愤怒的小鸟:用小鸟作为武器,把猪的城堡给摧毁,并且消灭猪。当时,这款游戏吸引了很多的玩家。可是,一些有更创意的游戏陆续出现之后,它基本上就凉凉了。6.水果忍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切水果”游戏,玩法也非常简单,就是一直在那里切水果,它玩法简单,可以帮助人们打发无聊的时间,由于它过于单一的玩法,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消息了。7.植物大战僵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把凶恶的僵尸打败,不让自己的家园受到蹂躏,不能让僵尸把你的大脑吃掉。当初这款游戏可谓是风靡全国,大人和小孩都沉溺其中。但是这个游戏关卡比较少,玩家玩通关的很多,所以这款游戏至今无人问津了。8.开心消消乐:这是一款比较老的游戏了,一些智能手机里,都安装了它,它和单机游戏“连连看”的玩法比较相似。至今玩它的人已经很少了。

  • 网赚小编 网赚小编

    真正的电子游戏专用机产生在70年代初。 1971年,一个还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叫Nolan Bushnell的家伙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业务用游戏机,这个街机游戏的名字叫《电脑空间》(puter Space)。 《电脑空间》的主题是两个玩家各自控制一艘围绕着具有强大引力的星球的太空战舰向对方发射导弹进行攻击。 两艘战舰在战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克服引力,无论是被对方的导弹击中还是没有成功摆脱引力,飞船都会坠毁。 这台业务机用一台黑白电视机作为显示屏,用一个控制柄作为操纵器,摆在一家弹子房里。 不过很可惜,这台祖母业务机遭到了惨痛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当时的玩家认为这个游戏太过复杂,和当时美国流行的弹子球相比,这个游戏确实复杂了一点,不过我还是很怀疑当年美国玩家的素质。 至此,历史上第一台业务用机以失败结束了它的命运。 制作者Nolan Bushnell承认失败,但他仍然相信电子游戏的发展前景。 他在《电脑空间》推出的次年,和他的朋友Ted Dabney用500美金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个公司就是电子游戏的始祖——Atari(雅达利)。 成立之初Atari的业务重点仍然放在了街机上。 他们获得了成功,世界上第一台被接受的业务用机就是Atari推出的以乒乓球为题材的游戏Pong,据说当年Atari的工程师把这台机器放在加利福尼亚Sunnyvale市的一家弹子房内,两天之后弹子房的老板就找上门来说机器出了故障,无论如何不能开始游戏了,雅达利的人前去检修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了造成故障的原因——玩家投入的游戏币把这台机器塞满了。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电脑空间》都意味着电子游戏产业的开始,因为它是第一台专门的游戏机,是第一个让大众接触电子游戏的工具。 而之后Pong的成功,标志着电子游戏开始作为一种娱乐手段,被大众认可并接受。 说过了业务用机,我们来注视一下当年的电脑游戏。 最早的电脑游戏可以追溯到1972年,那一年一个叫Will Crowther的家伙用当时最流行的DEC的PDP-10主机编写了一段简单的FORTRAN程序。 在这个程序里,Crowther设计了一张地图,地图上不规则的分布着陷阱,游戏者必须寻找路径避开陷阱。 这个程序在后来被认为是最早的电脑游戏程序。 1976年,就职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Don Woods用自己实验室的施乐主机编写了一个类似的程序,并且加入了幻想成分和谜题。 他把这个程序叫做Colossal Caves,Woods的程序直接导致了电脑游戏的诞生。 他的程序被传播到各处,让所有的计算机高手们都为之惊喜。 这个作品同时也启发了其他人的思维,紧各式各样的游戏程序就诞生了。 比较出名的有麻省理工学院的Hackers们编写的Zork(这个游戏可真是历史悠久,直到现在还有续集在发售)和斯克特·亚当斯1978年编写的Adventureland。 1981年,Toolworks软件公司,后来叫做Mindscape,推出了Colossal Caves的官方零售版本,起名为《最早的冒险》(Original Adventure)。 这真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 电脑游戏的时代来临了。 后来用电脑编制电子游戏就开始在程序员之间流行起来。 当时的电子游戏大多数还都是编程高手们做出来娱己的绝对的贵族游戏,这是因为当时接触计算机的还只是科技精英,一般的群众是接触不到这种东西的。 这些所谓贵族的电子游戏是非常简陋的——简陋到我们现在无法相信。 我感觉,一个人想要理解当时的电子游戏,就非得有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 在现在的玩家眼里,一个白色的16×16点素的色斑可能代表着马赛克,但是在当时的电子游戏中,他们代表大魔王、勇者、树木或者是其他的任何东西。 当第一台真正的个人电脑APPLEⅡ推出之后,一切都变了,国内的很多老玩家都还记得当年的情况吧?在少年宫里,面对着闪动着绿色提示符的屏幕的激动? APPLEⅡ推出于1976年,设计者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APPLEⅡ是许多人的入门计算机,同时也是一台功能强大的真正的个人电脑。 APPLEⅡ和它内置的BASIC程序为电脑界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APPLEⅡ当时的内存只有64K,资源的缺乏使得当年的电脑程序精密严整得可怕。 可以说,当年的程序员们才是一些真正懂得狂想乐趣的人,他们能够在一个匣子里完成一个世界。 更重要的是,APPLEⅡ代表了一种自由开发的精神,当年的电脑用户和程序员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小,可以说每一个APPLEⅡ的用户都是一个不错的BASIC程序员。 而现在的PC机,因为推广而逐渐向傻瓜化使用发展,变得更象一台家电了。 说起APPLEⅡ上的游戏,我想最应该说给大家听听的就是Broderbund,这个由三只船构成图标的公司于1980年成立,当时主要制作一些娱乐软件,是APPLEⅡ上的重要软件制作商之一。 1989年,乔丹·麦克纳(Jordan Mechner)根据 *** 民族的古老传说《一千零一夜》在APPLE平台上制作了一部动作冒险相结合的电脑游戏,在游戏领域内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个游戏在全球共卖出了200万份,无数的玩家在今天仍然津津有味地回忆它和谈论它。 这个游戏就是《波斯王子》。 《波斯王子》绝对可以说是电脑游戏ACT的第一作,它代表了当时电脑技术的最高水平。 当年的玩家看到栩栩如生上窜下跳的王子都不禁惊叹不已,故事讲述的是王子为了拯救公主获得爱情而和罪恶的苏丹斗争,在游戏中王子需要跑过各种奇怪诡秘的机关,小心地避过上下活动的柱子和深坑里的尖刺,用一把 *** 弯刀杀死各种敌人。 看现在很多老玩家的回忆录就知道,当年有无数孩子通过这个游戏爱上了电脑。 《波斯王子》也因此成了电脑游戏史上长盛不衰的题材之一,1993年《波斯王子》推出了第二代,在二代的制作过程中Jordan Mechner让他的兄弟身上挂上无数电线做各种动作,以赋予王子一个真实的动作形象(这也许是最早的动作捕捉技术吧),更是倍受欢迎。 1999年已经更名为Red Orb的Broderbund又推出了《波斯王子3D》,不过已经风光不再了,这是后话,以后再说吧。 这个年代还是无数现在电脑业内的耀眼明星的童年时代,很多人在当时已经崭露头角,表现出对电脑和电脑游戏的惊人的驾驭能力。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Ultima之父——里查德·加利奥特,当时还在上高中的他对纸上RPG和AD&D的迷恋达到了痴狂的程度,1979年,他就推出了Ultima的第一部游戏——Akalabeth,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另外著名的Bill Gates当时在湖滨中学的计算机房里鼓捣计算机,和同学们费劲地和机器下国际象棋。 Brett W·Sperry在大学学习计算机编程,而John Carmack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不知道在捣什么乱。 现在游戏业的“教父”Sid Meler当时正在大学学习,他当时的志向是做一名硬件设计师或者是分类学专家,他成功了,Sid Meler在《文明》里表现出的分类能力足以让国内的任何一个分类专家汗颜。 在这十年里,游戏界的明星是前面提到的雅达利公司。 现在人们经常说:电子游戏是美国发明出来的,但却到了日本人手里,这个发明的指向就是雅达利公司,在这段日子里雅达利公司不停地创造历史,1976年10月,Atari发行了一个名字叫《夜晚驾驶者》的模拟业务机游戏,这个游戏为黑白屏幕,自带框体(就是方向盘,油门,刹车等)。 玩家需要扮演一个黑夜里驾车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疯狂车手。 这个简陋的家伙是游戏史上第一个3D游戏,它用简单的透视效果(近大远小)来表现汽车的前进和道路景物后退的效果,是3D游戏的始祖。 它还是历史上第一个主视角的游戏,我觉得大家应该记住这个名字,它是Need for Speed、Quake和一切3D游戏的宗师。 必须说明的是,雅达利公司在开发街机市场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家用机市场。 1977年,雅达利公司推出了Atari 2600型游戏主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家用专业游戏机。 同年,Bushnell把自己的公司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时代华纳,那之后,任天堂和世嘉迅速崛起,彻底击败了雅达利。 游戏界的宗师就这样伏下了它的身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带给我们过什么。 游戏的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八十年代(1980——1989) 对于有文化的人,玩游戏是高尚的享受。 我重视玩游戏,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在这一节里,笔者对任天堂和它的FC进行重点的评述,我觉得这并不和我电脑游戏的主题冲突,电子游戏和电脑游戏本来就是一母同胞,这点不用多说,任天堂的FC在游戏界的地位也不用多说,任天堂和它的FC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游戏文化。 如果你没玩过FC,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热爱游戏的人。 80年代是一个计算机蓬勃发展的年代,也是游戏蓬勃发展的年代,在这期间,游戏业开始真正从贵族的神坛上走下来,深入到民众之中。 在这十年之中,电子游戏改变了全世界人的娱乐观念。 自从雅达利在游戏机领域上取得成功之后,无数电子公司都认准了这块市场,他们纷纷进入电子游戏领域,开始从中分一杯羹,由此,电子游戏市场进入了昏天暗地的群雄时代。 1983年,日本的任天堂(NINTENDO)和世嘉(SEGA)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家用游戏主机,世嘉推出的两台游戏主机名字叫做SG-1000、SG3000。 而NINTENDO推出的主机名字是——Family puter。 对于这台红白色的家用游戏机说什么似乎都是苍白的,FC当时的售价是14800日元(折合人民币1300元左右),采用6502芯片作为主CPU,还有一块专门处理图像的PPU。 FC可以显示52种颜色,同屏可以显示最多13种颜色,内存合计为64K BYTE,矩形波2音,三角波1音,杂音1音。 这种现在看来低劣的可笑的配置在当时可以算的上是首屈一指,就是依靠这些配置,任天堂拥有了任何其他家用游戏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时任天堂也决定了“以软件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公司不断推出有趣的软件吸引玩家。 1983年底,FC售出44万台,1984年HUDSON(哈得森)、NAMCO(纳姆科)等游戏公司分别加入FC制作者阵线。 1984年底FC总销售量达到150万台。 1985年9月13日,任天堂公司发售了一款真正的游戏巨作——超级马里奥(Super Mario),这个游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管子工打败魔王拯救世界迎娶公主的故事。 我至今记得我当时对这个游戏的痴迷程度,当时感觉就是,这个游戏里好象拥有无数的谜题和机关,当时最希望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游戏8大关32小关里每一个奖人蘑菇,每一个无敌星星和每一个储蓄罐的位置,一直是残念。 话说回来,任天堂凭借这台游戏机确立了自己在游戏界霸主的地位。 在1985年的家用机市场上,任天堂的市场占有率为98%。 同年,任天堂向海外发售了FC的出口型NES(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当年的销量就突破了500万台。 1985年的FC几乎代表整个游戏界,而当年任天堂在游戏界的影响力比现在的任何一家发行公司都要大。 要知道,当年id的Tom Hall 和John Carmack在电脑上作出连续的演示动画的时候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和任天堂联系。 任天堂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拒绝的理由是不想涉足电脑领域。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个好事情,否则的话,我们很可能就看不到Quake了。 不过我们这个故事真正的主角出场于1981年8月12日,在那一天,IBM推出了他们的个人电脑——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着的东西。 在Bill Gates的未来之路里,大家都应该记得开发时的那一幕——比如为了保密而汗流浃背的感觉。 在最初几年,PC上的软件数目还无法和APPLE II抗衡,不过PC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它是完全开放的。 不过当我试图寻找1980到1989年的PC游戏的时候,却很难找到。 在这十年间比较著名的游戏有Origin Systems的《创世纪》(Ultima)系列。 1983年,Origin Systems宣布成立,第一个发行的作品是UltimaⅢ,在此后又一直出下去,可以说创世纪系列是电脑史上最出名的RPG游戏,这一系列游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70年代),而且每次总是站在技术的最前沿,最重要的,游戏中的主角——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有着宽容和博爱人格的人(小部分时间指的是UltimaⅧ,在UltimaⅧ中,圣者被塑造成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为此创世纪Fans提出了强烈 *** )。 创世纪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发行的版本超过十个,具体销量无法统计。 创世纪系列有着自己的玩家队伍,他们都是一些资深玩家,很多玩家现在已经超过40岁。 必须说明的是,纸上游戏为RPG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基础,事实上在很早以前,欧洲和美国的孩子们就热衷于在纸上玩一种冒险游戏。 这种冒险游戏就是由TSR(Tactical Studies Rule 战略技术研究规范)公司推出的D &D(Dungeons and Dragons 龙与地下城)系列纸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 这类游戏需要几名玩家、一些纸片道具和一个主持人,进行游戏的时候,游戏者掷骰子来决定前进点数,由主持人来讲述故事告诉玩家他遇到了什么。 当年的RPG大多数都是纸上RPG的电脑版,也就是说,让电脑代替了主持人的角色。 1984年两名作者写了一本叫《龙枪编年史》的小说,起初的目的是为了TSR的AD&D(Advanced Dungeons and Dragons 高级龙与地下城)提供一个背景,结果推出之后极其轰动,不停再版,而TSR的各种作品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直到AD&D仍深入人心,比如说Baldur’s Gate(柏德之门)用的就是AD&D 2 edition规则。 这些基础都是当年打下来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光荣,大家是否还对红色的KOEI字记忆犹新?1988年,亚洲的光荣(KOEI)公司推出了第一版《三国志》。 当年这个游戏分别推出了FC版和PC版。 当年的《三国志Ⅰ》是英文版的,画面自然还很简陋,假如没有当年的《三国志Ⅰ》,就不会有后来流行的《三国志Ⅳ》,现在的《三国志Ⅵ》了。 在八十年代,大出风头的还有Will Wright和他的MAXIS。 说起模拟城市的构思,大概要追溯到早几年了,据Will自称,1980年他就在谋划一个城市规划的游戏,这自然就是sim city的雏形,1987年,Will Wright和他的朋友Jeff Braun共同建立了MAXIS。 MAXIS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游戏就是Sim City。 在这个游戏里,玩家可以安安静静地建设自己的城市,规划好工业区和商业区。 这个游戏推出之后并没有多大反响,后来经过一家资深的电脑杂志报导推广后,才大获成功。 在前面我说过,很多当前游戏界名人的游戏制作生涯都是从这十年间开始的。 确实是比如当时的Sid Meler从General Instrument的公司辞去了系统分析员的职务,同Bill Stealey一起创立了Microprose。 John Carmack当时正在自学计算机技巧。 而Roberta Williams小姐正在准备和丈夫筹建On-Line Systems公司,这个公司就是现在著名的Sierra Online公司的前身,还有一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家伙,那就是Brett W·Sperry。 这位先生是著名游戏制作小组Westwood的创始人。 当年Brett W·Sperry是一个不名一文的自由程序员,而Westwood的另一位创始人Louis Castle则是一个学生。 他们两个在内华达拉斯维加斯(赌城呢)的一个名为“23’th Century puter”的计算机商店工作。 在工作中两个人逐渐兴起了制作游戏的念头,于是……Brett W·Sperry的父亲为他们两个人改造了自家的车库,Westwood Associates就在这个车库内成立了。 哦,附带一句,很多人都在猜测Westwood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Westwood是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城市,Westwood的创始人Louis Castle非常喜欢这个城市——虽然他没有去过——这个制作组的名字就定为了Westwood。 当历史的时钟走过1989年的最后24小时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期待20世纪最后10年的来临,他们对未来的岁月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我现在竭力想象,那些IT业的精英们,在1989年的最后一天里都在想些什么,我想知道John Carmack、Sid Meler 和Brett W· Sperry在那天是如何迎接1990年的到来的,当年的人们已经预料到在未来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类进行重要的工作,但是我敢担保,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会如此之快。 九十年代(1990——1999) 要热爱游戏,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轻松;它会友爱地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在这一节中,笔者感到困惑的是拿不定主意用什么方法进行叙述,众所周知在这十年——尤其是最后五年里,电脑游戏业的进步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种推进器械羞愧。 所以说我只好选择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方式。 我很高兴从前两节的历史中钻了出来,和大家一起感受身边正在出现的东西,我将更多地使用主观感受的词语,因为我觉得应该和前面两节有所区别。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会发现电脑游戏真正的发展和强大是在从90年开始到现在的时间里。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接触了无数的电脑游戏,我们看着很多游戏公司从小到大、从几个人的程序组发展到几百个人的开发公司、在电脑程序业身上,我们用10年时间看到等同于其他行业100年时间内发生的兴衰变化。 在90年代里,游戏业才真正成熟起来,我也可以用评价一个产业,而不是评价某个人的手法来向大家表达我的意思。 在这篇文章里,这一节才是真正的主角。 我决定用归类的方法来回忆这10年来电脑游戏业的明星们。 硬件类 游戏的发展和电脑硬件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算得上是相辅相成吧,不过有趣的是,游戏和硬件究竟是谁带动谁,各方争论不一。 Intel的总裁说:“我们确信发展带动需求,而不要让需求反过来支配发展。 ”但很多人说,id Software带动着整个电脑行业的发展。 相对于我们来说,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很多人还是适合于后面一条的,至少我就是。 自我接触电脑以来,硬件升级就是我的一个噩梦,而接触了电脑游戏之后,这个噩梦几乎成为每天的必修功课。 大家都清楚,电脑游戏是对电脑硬件要求最高的软件之一,而游戏迷们是升级最狂热的一群。 著名的摩尔定律在我们的身上有着最完美的体现。 在两年前我们用着P75,却在梦想拥有P133,而现在我们拥有PⅡ450,却在垂涎于PⅢ。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时间怎么改变,我们永远都无法拥有一 *** 美的机器。 而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 胡闹的热风 胡闹的热风

    你可以简单的认为,在2000年左右国内出现的第一批网络游戏之前(也是电脑游戏出现之后),都可以算单机时代。因为那时候网络游戏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游戏,所以绝大部分玩家都是玩单机游戏的。

  • 123木木头人abc 123木木头人abc

    世界上第一款网路游戏和单机游戏分别是什么? 最早的电子游戏是“乒乓”,最早的网路游戏是韩国的“风之国度”,当然网游说的是图形网游,文字mud式的网游出现时间基本不可考 世界上第一款单机游戏是什么 这游戏叫PONG(乒乓)到现在快40年了:imgsrc.baidu./baike/pic/item/fcbbb151e8b6d5968c5430a6.jpg红白机最早的是大金刚 吃豆在红白机发售2年后才有 世界上第一款电脑单机游戏是什么 pong 乒乓吧 世界上第一款游戏 SpaceWar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娱乐性质的电子游戏,今年这款游戏将迎来50周岁的生日。1962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Steve Russell和他的几位同学一起设计出了一款双人射击游戏——《Space War》。 世界上第一款RPG游戏 Atati2600的经典大作是游戏史上第一款图形方式表现的RPG/AVG游戏以下这些都是是搜来的.家用机RPG的鼻祖说起第一款家用机RPG,多数人想到的恐怕都是ENIX的《勇者斗恶龙》。1986年这款由中村光一、高桥兄弟等二十余人打造的“新形态”游戏,为RPG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日本“国民级RPG”的称号。然而正如电脑平台的RPG一样,家用机RPG同样并非日本人首创,第一款可称得上RPG的游戏早在雅达利时代便已问世。这就是由瓦伦·洛宾尼制作的ATARI 2600版《Adventure》。作为早期的家用机游戏,《Adventure》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动作游戏元素,这也就是不少人认为该作并非RPG的理由之一。然而这款游戏中收集道具、迷宫探险、中世纪背景设定、情节要素等的存在,尤其是游戏中浓厚的冒险感觉又确实是RPG的特点所在。更加有趣的是,这款游戏还开创了“隐藏要素”的先河。在早期,游戏还只是一些简单的小程式,本身内容并不丰富,而“隐藏要素”更是无从谈起。在70年代末雅达利明令禁止制作人员在游戏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在游戏的开头和结尾根本没有制作人员表,游戏制作人一直都在幕后默默的工作。不少游戏制作人对这种制度十分不满,当时的雅达利员工瓦伦·洛宾尼就想出了一招在游戏中偷偷加入自己名字的做法。乐于探索的玩家们在《Adventure》的迷宫中将会发现一间隐藏的屋子,进去之后萤幕上就会出现“Created by Warren Robint”的字样。游戏中放置一些隐藏的“复活节彩蛋”的做法从此流传开来,在如今的游戏中恐怕没有哪一款是没有隐藏要素的吧!将《勇者斗恶龙》作为家用机RPG的鼻祖并无不妥之处。毕竟这款游戏制定了如今RPG这一型别的整体框架,而以DQ为代表的日系RPG也可说是家用机RPG的主要特征。当任天堂以一部FC将电玩产业重镇从美国搬到日本之后,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在这部梦幻主机上不断滋生,而全日本最受欢迎的游戏型别也从此一步一步的走向颠峰……1985年在崛井雄二的建议下,ENIX加入了FC软体阵营。面对充斥市面的动作、射击等型别游戏,以电脑游戏起家的ENIX想到了西方根据“龙与地下城”等纸上游戏规则发展起来的RPG。在当时RPG仅是电脑游戏的专利,而电脑游戏本身影响力有限,多数是程式设计人员们自娱自乐的产物。要将这种新形态游戏发扬光大并不容易为了自己的第一款游戏能够取得成功,ENIX几乎集合了全社之力打造这款新作,总共二十人的创作阵容在当时绝对是超白金大作才有的待遇。崛井雄二还请来了当时十分活跃的漫画家鸟山明担当游戏形象设计,其后具有浓厚鸟山明画风的DQ人物形象频频在《周刊少年跳跃》上出现,该杂志数百万的读者们开始发现,原来电子游戏也有漫画般的故事情节。1986年5月,家用机RPG迎来了第一道曙光——《勇者斗恶龙》发售了。事实证明,ENIX在漫画杂志上宣传游戏的做法是十分成功的,如今不少大作选择在《少年跳跃》等杂志上公布新作(包括DQ8)或许也是因为ENIX的成功经验吧!《勇者斗恶龙》最终销量突破150万套,RPG一时之间成为日本游戏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一款没有动作、画面粗糙、节奏拖沓的游戏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呢?唯一的解释就是RPG的独有魅力参考资料::games.tom./zhuanti/rpg/index.最好的RPG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有太多不同的回答,在下认为,从1993年起至1996年,在超级任天堂(SFC)主机上出现了一批的高质量RPG,并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许多作品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超时代的水准,堪称RPG的黄金时代。这些RPG就是:1、里程碑《最终幻想6》(《FINAL FANTASY Ⅵ》)著名系列的第六作,SQUARE出品,24Mbit 第一款24Mbit的RPG,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款游戏仍然是伟大的杰作。游戏讲述的是以地球为蓝本的异世界的故事,以传说的生物“幻兽”为中心,十六位经历不同,立场各异的主人公为打破帝国的野心上演了一场场情义交织,令人回肠荡气的活剧。 在这款游戏中使用了许多新鲜的系统,如ATB(即真实时间战斗系统,虽然不是最早使用的,但却更为完美),并首创了必杀技输入系统,魔石系统和召唤魔法,分组作战系统,还有就是大量的迷你游戏。每名角色都有自己独门的特技,这也给游戏带来了乐趣。 对于人物的刻划,SQUARE做的无疑非常成功。女主角蒂娜是幻兽和人类的混血儿,对自身充满怀疑和否定,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为了朋友而战;男主角洛克,看似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滑稽,其实却有着悲伤的过去和坚强的性格;还有落魄的帝国女武官莎莉丝;贵为领主,同时又是机械天才和 *** 的艾德;豪爽的武术家,艾德的孪生弟弟马修……几乎为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故事--而这是其它媒体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游戏的音乐也是一大经典,蒂娜的主题那略带伤感的曲调,悠扬地奏出了命运的无奈,生死的无常;加源的主题让人感到压抑的怒火和澎湃的热血;洛克的主题则轻松中带着热情;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游戏中的爱情主题--也就游戏中是那部歌剧的音乐了,那感人的旋律相信每一个玩过《FF6》的人都不会忘记。由于以上所说的这些方面是如此的出色,因而画面就显得相对薄弱了--但这只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在当时,《FF6》的画面绝对是无出其右的。现在看来,《FF6》在剧情,系统和音乐方面仍然是极为优秀的,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电脑游戏和次世代游戏。在当年的SFC作品评选上,《FF6》几乎囊括了所有与RPG有关的奖项。2、“异类”的《时空勇士》(《LIVE A LIVE》) 新型别RPG,SQUARE出品,16Mbit 与传统RPG有着很大的不同,游戏一开始分为六个部分,故事互不相关,分别是:原始篇、功夫篇、西部篇、幕末篇、现代篇、近未来篇和科幻篇。时间背景从原始时代一直到空间背景从中国深山一直到宇宙星空。在六个故事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第七个故事--中世纪篇。这款游戏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各个故事无论是在剧情,画面,音乐和风格上都有本质的不同,甚至连系统都不完全一样,但每个故事又都能叙述得完整而感人。而且对于气氛的营造也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在原始时代没有文字,人物的交流和思想都用图画的形式表现。 游戏系统上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设计--战斗中生命力(HP)的减少只要战斗结束就能完全回复,而特技也不需要消耗任何如MP之类的数值,随便就能用,唯一重要的就是时间,不论移动还是用强力特技都要耗时间,所以人物升级时行动速度是最要注意的数值。 《LAL》在推出后就受到极大的欢迎,传说要在PS上出其续作,但在下一直都没听到讯息。3、日本本土的《鬼神降临传》 原GB上“ONI”系列的正统RPG,BANPRESTO出品,16Mbit 通常RPG的世界都是以西欧中世纪时代为基础的,但这款游戏却不折不扣是完全的日本货。画面、音乐、角色、特效,游戏的各方面都努力营造出日本平安时代的气氛,而且做得极为成功。剧情和系统都是相当典型的正规RPG,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画面。游戏中的战斗画面可以说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著名的《FF6》,其中的魔法称为“神降”,施用时天地色变,极具魄力(就当时而言)。虽然算不上是非常出色,但由于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还是一款相当不错的RPG。4、又一经典《龙战士2》(《BREATH OF FIRE Ⅱ》) “龙战士”系列的第2作,CAPCOM出品,24Mbit 是CAPCOM唯一的系列RPG,由于前作很受欢迎,于是推出了这一续作。基本上还是较为正统的作品。大约说的是具有龙族血统的主人公的冒险故事,剧情以喜剧为主,内容轻松幽默。但其中需要玩家作若干重要的选择,一旦选择出错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游戏中有许多迷你游戏,如钓鱼、捕猎等,更使游戏变得轻松。 游戏采用了很简洁的系统,每人有相当于魔法的特技和一项特殊能力,没什么特别复杂的,比较适合初学者。对于人物个性的刻划很成功,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如那个青蛙王子,相信玩过这款游戏的人对它的形象和行为一定记忆犹新。其他方面如画面、音乐都属于中上水平,还是很令人满意的。这款游戏一推出就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玩家认为其是系列中最好的。(超过了已于97年在PS上推出的《龙战士3》)5、飞跃!《时空之旅》(《CHRONO TRIGGER》) 仿“FF”系列的RPG,SQUARE出品,32Mbit 可以说是继《FF6》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第一款32Mbit的RPG,在画面上有了质的飞跃。游戏讲述了主人公克罗诺的冒险故事,情节跌荡起伏,悬念丛生,而且内容紧凑,毫无托蹋冗长的感觉。虽然没有《FF6》那样巨集大,但其中紧张和感人的效果却毫不逊色。而且首创了时空的概念,使冒险不再是2D或3D,而是4D,玩家打听一个事件或人物,问的不是“在哪里?”而是“在什么时代?”。这一切都带来全新的感受。 系统上主要模仿《FF6》,使用了ATB,并使之更为完善,更能体现出真实时间战斗的紧张感。游戏还使用了不切换战斗画面和多人组合技等令人耳目一新的系统,使正规RPG中一向被忽视的战术的比重大大增加。游戏人物是由鸟山明设计的,所以除了外形,连性格都接近其作品中的人物。看过鸟山明作品的玩家一定一眼就看得出。 前面已经说过,画面是《时空之旅》的最大优点,其实这是一目了然的。那样细致的地形描绘,那样艳丽的色彩,绝对已经超出了SFC的水准。也正是这样才能使不切换画面的战斗完全不显得粗糙。音乐也很优秀,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主题。克罗诺的慷慨激昂,玛尔的柔和动人,露卡的欢快轻松……其实在下最喜欢的还是魔王的主题,阴森恐怖。:) 这款优秀的游戏在95年度评选中囊括除了最佳音乐奖的所有RPG奖项,虽然这款游戏的音乐也很不错,但还有更好的,那就是--6、新A-RPG《圣剑传说3》 著名A-RPG系列的第3作,SQUARE出品,32Mbit 虽然型别被分在A-RPG中,但其中“A”的比重却不高,而且如剧情也超过了许多正统的RPG,所以这款游戏改变了许多人对A-RPG的看法。游戏 *** 有6位主人公,玩家可以从中任选3人进行冒险。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攻击方式以及特技,而且不同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和结局也略有差异,这就大大增加了游戏的耐玩性,通常玩家都会玩上两三遍。系统上又有了创新,新增加了转职系统,双打系统,气力槽和超必杀技。而且A-RPG中一向难以设计的魔法也在这款游戏中有了出色的体现。并且有很多体贴玩家的设计,如战斗可以不用手动控制,而交由电脑战斗。 画面秉承了SQUARE的一贯作风,极其华丽,美丽的村庄、绚烂的原始森林、大魄力的魔法都是一流的。游戏的音乐上的确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片头曲。在序章后,出现主人公踏上冒险之途的过程,同时萤幕下方滚动出现“圣剑传说3”的字样,这时背景音乐就是那首著名的片头曲,以进行曲的节奏,雄壮有力,让人感到主人公那破除一切障碍的决心,使人热血沸腾。游戏的中期音乐也很有特色,而且多样化,详细的在下也难以一一道来,有兴趣的玩家自己去品味吧。 用一句话概括,《圣剑传说3》是一款不象A-RPG的A-RPG,因为它克服了所有A-RPG的缺点。7、真A-RPG《天地创造》 正统A-RPG,ENIX出品,32MBit 与淡化操作要求的《圣剑传说3》相比,《天地创造》显然更为注意动作的要素。感觉中规中矩,单一的主人公,完全自由的动作操作……非常正统,所以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结果。(不愧是ENIX)剧情比较有新意,说的是主人公创造异世界的过程。先是象《圣经》中的“六日创世”那样创造大地和各种生命,之后再发展文明,随着文明的发展,主人公的力量也会日益提高。总之是让人闻所未闻的怪异情节。 前面已经说过,这是正统的A-RPG,所以系统方面当然就没什么太大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感极佳,爽快无比。画面显然是ENIX精心策划过的,一改简陋的作风,变得绚丽多彩。其中对一些动物角色的刻划尤其传神。(如那个小狮子,简直就是“辛巴”的翻版)音乐以清脆悦耳为特色,感觉十分“透明”,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正统,这款游戏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在系统上失之古板,但其新颖的剧情却弥补了系统的不足。8、浪漫的世界《浪漫传说3》(《ROMANCING SAGA 3) 著名系列的第3作,SQUARE出品,32Mbit 有着许多怪异系统的RPG,虽然一开始让人感到不习惯,但熟悉了后就会迷上这种浪漫的魅力。一般RPG的剧情都是由一条或数条主线加若干分支剧情所组成的,但这款游戏不同,它完全是由分支剧情构成,具有极高的自由度。玩家对主人公们下一步的行动有充分的选择,如果玩家觉得某一部分的故事太难完成,不妨先去进行别的故事,等获得了经验和强力装备后再说。所以游戏难度虽高,但却不容易被“卡住”。 系统上也让人有古怪的感觉。与《LIVE A LIVE》一样,采用了战斗后HP完全回复的系统,但由于敌人的强大且敌人会随主人公们的级别提高而提高能力,所以难度非但不降低反而提高。还有被称为“POINT MOVE”的系统,就是在城市或其他重要地点之间只要用游标点到就能“瞬间移动”而无需步行,虽然感觉怪异,但也使是游戏更为简练。说到最了不起的还是战斗系统,游戏的战斗系统十分复杂,每个角色都有“技”和“术”两种特殊能力,其中\"技\"是类似武技巧,以武器的不同而分类,依靠在战斗中的随机领悟而成长;\"术\"则是魔法之类的技巧,以属性分为六大类,依靠购买获得,两者的威力都随着相应熟练度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还有独创的\"司令官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能使用最多五人的组合技或组合术,效果绝佳。 与系列的前两作一样,游戏中的角色(仲间)很多,都各具特色,有的还具有独门的特殊能力,如吸血鬼伯爵。这款游戏在画面和音乐上倒并不很出色,比不上之前的几部经典。总的说来,《浪漫传说3》虽然不是非常的突出,但其波澜壮阔的剧情,和独到的系统也使之有很多拥护者。9、正统的王者《勇者斗恶龙6》(DRAGON QUEST Ⅵ) 著名系列的正统RPG,ENIX出品,32Mbit 在销量上唯一能与SQUARE的“FF”系列相抗衡的就是这个系列了。“DQ”和“FF”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两著以不同的方向发展,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的价值。与以往一样,《DQ6》的剧情还是那么复杂,气势相当巨集大。而且本作还加入了独特的双重平行世界,使游戏的故事更加曲折离奇。游戏系统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多达16种职业的转职系统;另一点就是除了魔法,角色还能用特技,这就使以前只会普通攻击的战士系角色更具有魅力。 尽管剧情和系统相当不错,但事实上被它感动的玩家却并不多,相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画面的简陋。虽然与以往几作相比,《DQ6的画面不能不说是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不过与同时代的其它作品一比,缺点马上就暴露无遗了。地图画面还不错,角色形象也还勉强合格,但战斗画面就实在太……早就过时的主视角战斗,简单的特效画面,大量的文字说明……都给人一种疲倦的感觉。这样的画面甚至影响到了剧情的表达。在下一向认为,游戏最重要的是平衡性,显然《DQ6》在画面这一点上失去了平衡。 ENIX在音乐上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DQ”系列一向以交响乐式的BGM为自己的风格,本作也继承了这个传统,并利用SFC的机能和大容量将其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似乎并没有影响《DQ6》的销量,在96年度SFC软体评比上还是获得了大量奖项和高度评价。也许“DQ”系列吸引人的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它那种正统的象征。10、鬼神再现《幕末降临传》 ONI的系列的正统RPG,BANPRESTO出品,32Mbit 在四周大作名作的包围下仍然闪闪发光,BANPRESTO的PANDORA\'S BOX创意小组的绝作,《鬼神降临传》的续集。与前作一样,这款游戏同样日本味十足,但由于容量增加了一倍,所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故事背景不再是古老的平安时代,而是日本幕末和维新运动的时期,主人公“大和丸”与伙伴们斩妖除魔的故事。游戏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新撰组的近藤勇、土方岁三、冲田总司等。当然人物虽是历史人物,但故事本身却绝对是虚构的,使人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游戏后期还有出海去美国的剧情,PANDORA\'S BOX的制作精神实在让人佩服,因为在美国的风格完全不再有日本味道,取而代之的是相当正宗的西部片感觉。 系统则是前作的发展,角色除了“神降”,还有“法术”和“剑术”两种特技,而且画面华丽,使战斗更吸引人。由于运用了32Mbit的大容量,所以画面和音乐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游戏中那充满日本味的主题曲做得相当出色。 在SFC的后期,RPG世界中几乎都是SQUARE和ENIX的天下,这款游戏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带来了一股新风。11、惊异!《神秘的约柜》(《MYSTIC ARK》) 正统RPG,ENIX出品,32Mbit 令人吃惊,游戏中最突出的优点居然会是ENIX最为薄弱的战斗画面。游戏讲述的是主人公为拯救世界,分别前往八个不同空间进行冒险的故事。本身还是相当老套的,但由于这是第一部完美地加入AVG要素的RPG作品(之后这类游戏最好的应该是PS上的《寄生前夜》),所以在情节上显得曲折异常,从而也使难度大大增加。 系统上ENIX并没什么创新,用的是相当“勇者”的系统。也许ENIX觉悟到要与SQUARE竞争不在画面上下功夫不行,所以游戏画面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八个不同世界的气氛营造得极好,背景也相当细致。而最突出的就是战斗画面了,模拟人的角色设计,逼真的光影效果,人物生动的动作,华丽的特技,都让人有“电影”的感觉。 音乐上……(不好意思,在下忘了,不过既然没印象,恐怕也不是特别的好。)总之还是相当值得一玩的作品,但AVG的要素相当大,谜题百出,玩家要有心理准备呀。12、逝去的辉煌《勇者斗恶龙3》(《DRAGON QUEST Ⅲ》) 著名正统RPG的复刻阪,ENIX出品,32Mbit 来源自FC上最受欢迎游戏之一,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强化,加入了游乐场等新场所。在剧情和方面与FC版基本一致,即勇者洛特的后代进行冒险并打倒魔王的故事,是洛特三部曲的终章。系统也是没什么太大的分别,只是融入了《DQ6》的一些要素,增加了一些特技和一个新的职业——小偷。 画面和音乐可谓是强化了不少,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FC与SFC的机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并且游戏在这方面还超越了《DQ6》。就在下认为,ENIX出这款游戏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过去的最好在现在则不一定能再创辉煌,反而有炒冷饭的感觉。客观地来说,《DQ3》还是不错的,追求正统的玩家还是不应该错过。后记1.在下在SFC上还玩过好一些RPG,但其水准不能与上述作品相比,所以在下也没收入。2.都说评论要客观真实,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游戏熟悉,上述游戏在下大多都CLEAR了,另一些也至少有80%的完成度,所以上述应该是没什么失实。3.其实还有《宿命传说》和《星海传奇》听说是极好的RPG,但那时在下的SFC已经...... 世界上第一款网路游戏在哪年发行的 是美国的,叫网路创世纪,哪家公司不记得了!世界第一款网路游戏——太空大战:fubusi. 2005-4-22 9:30:00许多玩家都误认为网路游戏始于1994年或1995年Doom和魔兽争霸的兴起。多数人都认为直到1993年网际网路蓬勃兴起和1994—1995年游戏开发商在计算机游戏中开始新增网路连线之后,网路游戏才逐渐浮出水面。但事实并非如此,网路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1969年,一名叫瑞克·布罗米的美国人为PLATO远端教学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的游戏,该游戏以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大战》为蓝本,可以支援两人远端连线。可以说,SpaceWar是现在所有形形 *** 、品种繁多的网路游戏的鼻祖和雏形。 世界上第一款单机游戏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第一个制作后拿出来卖的电脑游戏是《最早的冒险》(OriginalAdventure),那是1981年。 世界上第一款格斗游戏是什么 是老式掌击上的能玩俄罗斯方块的那个掌机那个上有个格斗游戏是两个打拳击的做的是烂了点不过可是最早的格斗游戏哦~~~~ 世界上第一部网路游戏是什么? 1969年,一名叫瑞克·布罗米的美国人为PLATO远端教学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的游戏,该游戏以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大战》为蓝本,可以支援两人远端连线。 世界上第一部单机游戏是什么? 是一个撞球的游戏就是两边各有一个板子可以上下移动中间有一个球,互相推这个球。

巨龙游戏官方微信